去看书

第24章 白虎兆 (第2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去看书】地址:www.7ks.net

王谧道:“已经下了钧命,请他们乐捐粮饷。但坏就坏在这个‘乐’字上,这两天,统共扛过来三袋籼米三袋黄米,另有少量豆子。我们这里三千余人,一人分几粒?越是富裕,越是抠门!”

杨寄笑道:“要逼他们出血,我有法子,管教自己个儿一文钱都不输。只是,要劳动使君手腕出出力。”

他的主意蔫儿坏蔫儿坏的。

晚间,王谧在营帐中摆下酒宴,邀请镇上士绅和殷实的富户过来喝酒。

大家虽知是鸿门宴,但是人家有兵,不敷衍敷衍也不像话,个个客客气气地来了。王谧笑呵呵命手下亲兵给大家都满上酒,自己举杯道:“诸位,大家也知道,如今国难当头,叛党声势浩大,我们为国效力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——我手下这些兵,是连命都敢出的。诸位也有报国的志向,只是不知报国的法子。在下今日觍颜,请各位手头紧一紧,捐输些粮食给这些为国卖命的士兵。”

这些富人们互相使使眼色,只是嘿然而已,捧着酒杯触一触唇,喝都不喝上一口。

王谧有心理准备,对一旁道:“杨寄,把东西搬上来。”

杨寄带着几个小兵,哼哧哼哧搬上来一堆东西,大家一看,是十数块匾额,上头还是光板儿。王谧指了指匾额说:“现在国帑里紧巴,我王谧纵使破家报国,所得也有限。所以,只能先送匾额给劳军多的门户,也算是王谧个人的一点心意。”他挽起袖子,在一块空匾额上题写了四个字:““乐善好施”。又说:“诸位把这匾挂在门上,众人便都知道这是乐于捐输,乐于报国的好人家。我手下的兵卒要是抢了,一律重处。王谧决不食言!”

众人面面相觑,怎么着都觉得这里头有陷阱。

王谧又道:“当然,捐输是自愿的事,不好强逼。其他的,我也有赠匾。”他抬抬下巴,示意杨寄再捧出一块空匾额,大笔一挥,写下“为富不仁”四字,丢了笔,环视四周,朗朗笑道:“某虽不才,这笔字幸得琅琊王氏指点,也算有三分风骨。谁要不挂,便是与我王谧过不去了。”

大家这算是明白了,敢情换了个文雅的法子来威逼利诱啊!有胆小不敢和官军作对的,乖乖在捐输簿子上写了大数额,也有不怕事的,搓搓手道:“使君!世事艰难,你懂的……”

王谧一一笑道:“都懂,都懂!不敢强制各位,各凭自愿。”举杯饮尽了酒,便道送客。

接下来几日,还叫士兵们休沐。王谧骑着高头大马,在镇子上巡逻。有几个兵丁抬手拍门,门上“乐善好施”四个字极其显眼。王谧脸色一沉:“这也敢扰动?拿下重责!”

又走过一家,大门洞开,门楣上孤零零挂着“为富不仁”,进进出出都是穿着士卒衣服的人,扛着大包小包眉花眼笑。杨寄在门上招呼:“为富不仁啊!大家随意拿就是。”里头人呼天抢地扑到王谧面前来喊冤。王谧看了看杨寄,故意冷了脸道:“这是干什么?虽说是为富不仁,也不应这么过分嘛!”语毕,摇着马鞭走开了。

第二日,“为富不仁”们纷纷前来捐输——虽则个个垂头丧气。

王谧神清气爽,唤来杨寄道:“你小子怎么有这招?”

杨寄垂首笑道:“以前要赌账嘛,又不能伤人,我啥阴损法子没用过?只是没想到会用在这里。”

王谧微微摇头:“其实,一味仁义道德也是庸碌无用。等以后咱们到了江陵,你就知道兵不厌诈的含义了。”

杨寄仍是垂着头,语气淡淡轻轻地说:“蒙使君一直垂爱,杨寄感激涕零。”

王谧知道他心里有疑问,忖了忖,亦是淡淡轻轻地回复:“你可曾听说过建邺城外小儿们唱的童谣?”

“太多了,是哪首呢?”

王谧声音越发幽微,带着唱腔吟道:“干戈起,逐鹿忙,英雄自草莽。为木易,为本难,头上人家,或生其下,猛虎终出柙。”他定定地看着杨寄迷茫的眼神,不由掩饰地一笑,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我并不是信谶纬,不过好玩而已。”

杨寄连谶纬是什么都不晓得,陪着傻笑:“这些童谣,我小时候也乱唱,什么‘寒冬腊月种兰花,鏊子底下发了芽,拖着几根葫芦秧,开了一架眉豆花,结了一个大茄子,摘到手里是胡瓜,舀到碗里是芝麻,吃到嘴里是豆腐渣。’逗自己开心罢了。”

“你去吧。”王谧点头笑道,目送杨寄那高大的身躯弓了弓,从营帐的门帘下钻了出去。他眼前恍惚,仿佛还在秣陵县衙里,看着那个小伙儿,赤着上身,咬紧牙关,白皙的背上横着一道道血印子。那瞬间,他也仿佛错眼,是神话中主杀伐的神兽白虎,吊睛绛纹,俯伏于地,而头颅昂扬,恍若蓄势待发。

新书推荐

三国风起云扬 慕娇娥 王爷甜宠妻,王妃求放过 枕上香:嫡女在上 伊人雪 穿越之病医侯妃 国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