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看书

第八章 鸟枪换炮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去看书】地址:www.7ks.net

这日,杨云在出摊的大柳树上贴了一张布告,上面写着:

感谢各位新老客官对杨氏酸梅汤的支持和厚爱,小生杨云在此叩首。本店自即日起,歇业三日,以备扩大之需。待整饬完毕,小生杨云恭候各位大驾光临。望见谅。

小生杨云再三顿首。

崇祯九年六月初九日

贴罢告示,杨云的扩大计划便开始实施了。在风义山的帮助下,请了各色工匠,在柳树下搭起了一座占地约半亩的芦棚,以做售汤之所。

虽是芦棚,却不显寒酸,棚顶由十二根雕花九龙柱撑起,地面则由一色三尺见方青石铺就,十六副楠木桌椅错落摆放……野趣中透着雅致,古朴却又显匠心。

芦棚四面无墙,大柳树的枝条垂下来,随风轻摆,间或有鸟叫虫鸣,意趣盎然。再看门口,左右各有一面旗帘迎风招展,两面旗帘之间挂着一块鎏金大匾,上书:杨记酸梅汤。虽然不是名家手笔,却也古朴劲拙。而棚后则砌有三座老虎大灶,上架人宽大锅,自然是熬汤所用。

看罢这一切,杨云很是满意。特别是砌了灶架了锅,酸梅汤随熬随卖,不用担心不够卖了,也免去每日装车卸车之苦,客人亦可吃到现熬酸梅汤。

如此气候,绝非杨云单人之力所能料理,便又雇了六位伙计,二人熬汤,四人招呼客人。至此,万事皆已俱备,只待开门迎客。

六月十四日,是重新开业的日子。吉时一到,一挂万字头鞭炮响起,杨云登上梯子,亲手揭下牌匾上的红绸,以示登高迎财之意。门前吹鼓手敲锣打鼓,乐声响起,一派喜庆吉祥。

柳依然自来到京城后,便足户不出,每日身着重孝,纪念亡父,今天也改穿了绿衫红裙,前来观礼。看着昔日的“流贼”——杨大哥,短短一个多月便在京城做出这番事业,心头自是无限欢喜,很是为他高兴。

不过杨云现在心思可不在她身上,他正忙着迎来送往前来光顾的客人,一位白须老者正拱着手对他说道:“杨公子,恭喜恭喜!如今真是今非昔比啊,如此下去,将来定是大有作为。”

杨云赶紧露出笑脸,作揖还礼道:“林老伯,杨云何德何能,亏了京城父老提携照顾,才有了这么一间麻雀大小的铺子。这大有作为四个字,实在是不敢当。别的不说,这其间也有您老人家的一份功劳,真要谢谢你那日帮我画的广告啊!”

老头捋着胡须笑着说:“好说好说,杨公子自创招贴画以招徕顾客,算是开创了画界先河,老夫也算沾了你的光,得以重执画笔,每日落得几文酒钱。”

原来此人正是给杨云画画的宫廷画师。自从杨云在明朝的京城贴出第一份广告海报后,杨氏酸梅汤声名鹊起。众多商家亲眼目睹广告的神奇效果,纷纷效仿,请林画师为他们的产品画广告画,京城一时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广告海报。林画师的艺术生命也因此重获新生,每日不必再为那酒资发愁。不过大家对广告的新鲜劲已经过去,广告效果能不能达到杨云第一次的效果还有待考证。

除了杨云和新雇的伙计,风义山一家人也在店内帮忙,大家都是喜气洋洋,满脸含笑。风义山的女儿出阁后嫁给了京城商会会长王长顺的公子为妻,今日王会长也带着商会的一干人前来道贺,为杨云长脸不少。

不出杨云所料,装修后重新开业的杨氏酸梅汤生意爆红。以前多是些平民百姓前来喝汤,其他公子老爷自是不屑喝这种地摊饮料的。如今整饬一新,风雅了不少,档次也上去了,各路达官贵人,风流名士也开始来此品汤赏景,为芦棚增色不少。

几日后,生意渐渐稳定下来。因为雇了店伙,杨云便不用每日事必躬亲,时不时来店里打下招呼就行了。如此一来,时间便多了起来,每日自是吃茶饮酒,结交朋友,逐渐变得养尊处优起来。又在鼓楼附近置了一院宅子,选了一个吉日良辰,搬入新宅,俨然一副志得意满的富家翁模样。

一日,杨云正在店中查看账目,忽见一翩翩公子摇着纸扇,踱着方步走进了店中来,店中伙计赶紧上前招呼道:“白公子来了,请请坐吧!”

话说这白公子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,家中老爷子在京城做了几任京官,少不了欺上瞒下,百般敛财,置得好大一爿产业。到了白公子这一辈,已是家资百万,自就丧失了进取之心,更是无心功名,每日只是喝酒狎妓,吟诗作对,哪有新鲜玩意哪就有他。杨云也在酒局见过他几面,却没有搭上话。

看到白公子进来,杨云也赶紧放下账本过去招呼。百公子摇着扇子,在棚里转了一圈,点点头说道:“这几日老听人说这甚么杨柳风,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,今日一看,倒还不错。”

杨云招呼他坐下,说道:“久闻白公子大名,今日驾临敝店,小店真是蓬荜生辉,不胜荣幸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无良皇帝 大明:寒门辅臣 超级大山贼 应龙再世 帝姬嫡女 超级科技强国 诸葛亮:糟了,我成替身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