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看书

11. 第11章·糖 (第1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去看书】地址:www.7ks.net

天才一秒记住【】地址:

还沾着一点东方炯办公室香氛气味的糖被王昉整整齐齐地放在床头,舍不得吃。

不知是有意挑选还是巧合,那小小一捧糖,居然横跨了王昉认知中的所有种类——除了巧克力,不知道为什么,他记得东方炯上学那会儿是喜欢吃巧克力的。

从奶糖到水果糖,从棉花糖到橡皮糖,一样不少,都在王昉床头站岗般排成一队。

隔着包装,王昉好像也能闻见浓郁的香甜气息。

已经多久没见过糖果了?王昉问自己,一瞬间,从那改造过的大脑中检索出的记忆五花八门。大概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,结果是:

至少也有六七年的光景了。

啊,很不幸,检索结果里那最近的一条记忆,也与东方炯有关。

为什么说“不幸”?

——王昉望着花花绿绿的糖纸,糖果的香甜气息混着丝丝缕缕的铁锈味一起涌上心头,逼得他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。

那是他们十六七岁时的故事了。

*

城区文明纪元十几年的时候,物资还没有如今这么紧张。

至少,糖果等零食虽然昂贵,但在当时,他们高等群众还是有相应的配给额的,虽然质量一言难尽,数量也少得可怜。不过,还不至于让人们的生活一点甜味也没有。

自古以来,一切都在变,只有人的发育水平,似乎永远难以用统一标准去衡量,比如,当罗阳已经发育到看见香烟会蠢蠢欲动时,王昉、东方炯,甚至包括桑若,都还是看见糖会悄悄咽口水的半大孩子。

当然,这三个人当中,王昉是最馋的那一个。

而作为几个班中唯一的商人阶级者,东方炯当之无愧地承担起了在学校贩卖糖果的职责。

他不缺钱,也缺乏从这帮同学身上剥削价值的兴趣,因而贩卖价格永远低于供应部的统一标准。更多时候,他连钱都不想要,只想要这些购买者用秘密,或什么别的、在市面上难以买到的东西来交换。

起初,东方炯发誓,他定出这样的收费标准,纯属因为无聊。多年以来,他身边的同学因为永远难以跨越的阶级差距,自然而然地要么对他极尽其谄媚,要么敬而远之。能为他排解这种寂寞的,只有从小陪他长大、情同手足的桑若。

但东方炯显然并不是个足够安分守己的孩子。一个朋友,仅仅只有一个朋友,对于他少年时期那活跃得有些神经质的社交欲而言,差距显然是有点儿悬殊了。

学校的人很多,真的很多,比他从小到大参加过的任何一场社交性质的聚会上的人都多。

但满目琳琅的这些人,竟然没有一个,能和他正常地聊聊天,谈谈正常事。这些人一个个都像王昉的copy版本,见到他时,只知道唯唯诺诺。东方炯无论说什么,换来的都是结结巴巴的、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。

——还不如王昉。东方炯想,好歹王昉还能正常组织语言,说的话也足够自洽。

可是,那说到底还不是社交。

他需要社交,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。

安静,尤其是喧嚣当中的安静,只会令东方炯感到窒息。

很快,像每一个孤独的孩子一样,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发现,假如收费结果围绕“秘密”展开,他不仅能获得更多未知而私密的知识,更有意义的是,能获得接近于正常社交的交流。

而秘密,对于同龄的、馋糖馋得有点疯的、经济状况又窘迫的半大孩子们而言,那代价显然比金钱要轻得多。

于是这样的交易做了一段时间后,东方炯无师自通地开辟了另一种买卖途径:

买卖秘密。

这显然比前者要危险得多,也聪明得多。

十几岁的孩子不仅馋糖,也同样开始病态地渴望探求这个世界上一切隐秘而猎奇的角落。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和那些秘密的同时,也开始无比向往侵略别人的世界。

恐惧自己的隐私被发现,又变态地希望发现别人的隐私。

这就是人。

东方炯的秘密交易就这样,在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。

疯狂的岁月,就这样燃烧着青春成长起来。

但在王昉的回忆当中,那是一段很恐怖的时光。

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出卖别人和自己的灵魂,又前赴后继地换回更多不堪的故事。直接结果就是,人们走在学校里,每每看见一个人,无论是陌生的还是亲如手足的,总觉得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一切见不得人的秘密,因而惶恐不安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在七零年代的吃瓜日常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! 死对头居然暗恋我[gb] 云澜传 她直播算命吃瓜,弹幕杀疯了! 重生异界,我能抽取武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