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看书

7. 获救 (第2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去看书】地址:www.7ks.net

“这是微渔村。”

“老婆婆,我怎会在这里?”她记得自己明明晕倒在路边。

“姑娘,是一个男子把你放在这,交代让我们好好照顾你。”老婆婆解了宋砚书的疑问。

“男子?”是谁救了自己呢?宋砚书接着问道:“是什么样的男子?有没有留下名姓?”

“姑娘,你们竟不认识?”老婆婆有些惊讶,“此男子,与普通庄稼汉相比,气度不凡,老婆婆这辈子还未见过这么俊的儿郎。至于名姓,男子并未留下。”

看来这个恩情,宋砚书无处报答了。

宋砚书环顾四周:“老婆婆,家中只有您一人吗?您的亲人都去哪了?”

“家中还有一老伴,我有一子一女,儿子去服徭役了,不知何日能回来。女儿已嫁到镇上,平时来回不便,因此很少回来。我和老伴两个人种种田,老头子偶尔去山里砍柴,不过勉强过活。”老婆婆叹了口气。

“姑娘,你家在哪里?”老婆婆关切道。

“老婆婆,我是从外县过来寻亲的,家中遭了大灾活不下去,来投奔亲戚寻个活计,谁成想亲戚早已搬家。”

老婆婆心疼:“一个姑娘家,可怜见的!”

宋砚书解释:“所以我一路都扮男儿,既然亲戚寻不到,老婆婆,附近最繁华的是哪座城?我打算去那找些活计。”

“附近最繁华的就是扬州城啊,老婆子年轻时有幸和亲戚去过一趟,那叫一个好啊,处处繁华,行人如织,到处都充满着若有若无的香气。那会就觉得,若是能生活在那里,真是不枉此生。”老婆婆一脸神往,一边回忆一边向宋砚书讲述。

“可惜,这辈子再没机会去看看了。”说完,老婆婆充满遗憾。

作为古代的繁华城市,治安管理肯定不错,活计应该也多,宋砚书想先找个活计养活自己,寻找机会积累财富后买地,从此过上种菜养花、逗猫遛狗的田园生活。既如此,接下来就去扬州城吧。

“姑娘,你什么都别想,放心在我们家住下,先把身体养好。”老婆婆语重心长地劝道。

“谢谢您。”宋砚书心中感动。

宋砚书在老婆婆家待了一段时日,平日里会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。身体恢复好后,便和他们一起做农活。她发现老婆婆家的土地贫瘠,并不适合种植水稻,因此建议他们改种玉米和番薯,有了她的帮忙,老两口都觉得轻松不少。

经过几日相处,宋砚书发现微渔村大部分村民都很淳朴,也很知足常乐,所以每个人都过得很快乐。

这天,刚下过一场小雨,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和花草的芳香,宋砚书也准备出发前往扬州城。

这次,她带了一个包袱,包袱里放了很多干粮。经过上次,她深深意识到路途上带粮食的重要性。城与城之间,镇与镇之间,从现代来看,距离不是很远。但在古代交通落后的情况下,百姓的出行方式基本为步行,费时弥久。

带着包袱,和老婆婆一家告别之后,宋砚书踏上了去扬州的路。

虽有不舍,并且老婆婆也再三挽留,但生活还要继续。宋砚书心下明白,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。她穿越至今,从不适应到适应,短短一段时间,已见过太多人,大部分只会成为她生命中的过客,以后估计也没有机会再见面。

宋砚书在官道上一路行进,饿了就吃点干粮,累了就休息一会,如果见到小溪小河之类的,就给水壶装满,因为不知道下次会在何时遇到水源。

如此走了一天,宋砚书有些气喘吁吁。此时,晚霞布满天际,天空仿佛瑰丽的画布,多姿多彩,宋砚书知道将要天黑。要赶快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,最好能在路上遇到客栈,如果没有的话,就在路边生个火,将就一晚。就是不知此处昼夜温差如何,如果过大,宋砚书觉得会被冻死在夜里。

又走一会,前面出现了驿站,驿站门前挂了两个亮亮的灯笼,灯笼上书“驿”。

太好了,宋砚书不禁加快了步伐。

走到驿站门口,宋砚书刚准备进去,却被门前左右两个带刀侍卫拦住:“此处驿馆,非官吏不得入内。”

新书推荐

君上,神妃又下凡吃瓜了! 学习做猫好难啊[系统] 天子朱砂痣,但已中年 网游:什么法师!你爹我是火箭军 七零俏军嫂,赚钱撩汉养崽崽 君楼 人在星际,种田成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