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看书

5. 逃生 (第2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去看书】地址:www.7ks.net

宋砚书一想到逃离了那个牢笼,心里的恐惧感也消退了些。只要不在那个地方,哪里都是好的,那个黑衣人还算有点良心。

看着自己全身上下空空如也,甚至连件外衫都没有,宋砚书心道:“楼里的人真会搜刮,值钱的东西全拿走了,竟没给自己留一件。”

这可不行,无论在何地,什么没有,钱不能没有,古往今来都一样。这样出去别说生活了,生存都困难。

看看四周,宋砚书浑身起了鸡皮疙瘩,到处都是尸体腐烂的味道。

当务之急是找点值钱的东西,周围都是死人,身上应该会有点银子之类的,宋砚书想道。

“不管了,先找找再说。”忍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和五花八门的死态,宋砚书鼓起勇气,先在身边的尸体上小心翼翼地摸索,总害怕忽然跳起来什么。

在摸了几个尸体之后,终于从一个尸体身上的衣服里,找到个多次缝缝补补的破旧口袋,里面有几个脏污的铜板。

“还好还好,虽然不是银子,总好过没有,铜板应该能买几个馒头。”宋砚书受到了一些鼓励,胆子不禁大了起来,开始去稍远一些的地方。

刚刚那两人拖来的尸体好像说是大户人家的丫鬟,她身上应该有值钱的东西。这样想着,宋砚书放轻脚步,渐渐靠近,小心的掀开草席。

“啊!”宋砚书迅速捂上自己的嘴,生怕惊醒什么。这个丫鬟已经面目全非,惨不忍睹,但是宋砚书看到她的头上戴着一些首饰。强忍着不适,宋砚书从她血迹干涸的头发里抽出了几根簪子。

“生活所迫,你可千万别在意。”宋砚书对着她小声祈祷。

找了一阵后,也有些收获。带着这些东西,宋砚书心下稍安。而自己身上的衣服也太过单薄,为了以后行走方便,不惹麻烦,宋砚书从一个尸体上扒下了一个破旧的男装,穿上以后,毫不显眼。

夜里看不清路,宋砚书决定待到天亮再出发。身上有些发冷,她又从尸体上扒下几件衣服盖在身上。不知不觉,宋砚书竟睡着了。再醒来时,天已亮。

寂静的清晨,四周雾气弥漫,宋砚书走在荒芜的乱葬岗,去往未知的远方。路是沉默的,她想找个人问路,但不知走了多久,一人也未见到。想来也是,谁会无缘无故朝乱葬岗来呢。

宋砚书一直朝北漫无目的地走着,被她踩在脚下的田埂发出了一些轻微的声音。两边都是快要成熟的稻田,看来很快就要割稻了。

在古代,对于普通农民来说,田里农作物的好坏决定着接下来一年的生活水平。春种,除草,辛苦耕耘,就等着收获。而收成完全靠天,没有旱涝,自然欢天喜地,倘或有些天灾,百姓真是叫苦不迭,欲哭无泪,在这没有技术的年代,种田是真正的靠天吃饭。

作为农大毕业的学生,宋砚书对庄稼有特殊的感情。奈何毕业即失业,不得不转行成为一名社畜,但对农学的热爱,仍然深存于她的内心。

宋砚书仔细观察着两边的稻田,却发现它们的状态都不怎么好,稻苗矮小,稻穗稀疏,穗粒不饱满,温度、光照、水分、营养等必有缺失,没有达到水稻正常生长的条件。水稻上挂着颗颗露珠,圆滚滚的,好像马上就能掉下来,她忍不住伸手接住,手心里一片冰凉。

这时,远远地走来一位老伯,正低头赶着一头黄牛。老伯带着黄色的蓑帽,长长的白胡子从蓑帽下露出,衣服上带着补丁,非常朴实。而那头黄牛,一看就有些年头,不再是壮年的模样,身上有一些泥土,一定经常耕耘于田间。

“太好了,终于见到了人。”宋砚书心想,“我可以上前打听这是何处。”宋砚书不禁加快了脚步走向老伯。

“老伯,老伯,我想向你打听一下这是何处。”宋砚书问道。

老伯抬起来头,蜡黄的脸上充满着沟壑,双眼却很有神,虽经年劳动,饱经风霜,面带沧桑,但没能磨去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坚韧。

“小伙子,你是在叫我吗?”老伯有些不确定地问,“你别介意,老伯我年纪大了,耳朵有点背,刚刚你说啥?”

“没事,老伯。”怕他听不清,宋砚书特意将声音提高,在空旷的田里异常响亮,她又将刚刚的问题重复了一遍。

“哦,这是梁西城的郊外。”老伯说道,“小伙子,你是从哪来的,准备去哪儿?”

“老伯,我是从外县过来寻亲的,家中遭了大灾,生活不下去了,家中长辈让我来梁西城投奔亲戚,好歹混口饭吃。”宋砚书临时编了个由头。

她想,万花楼在梁西城,打听梁西城在哪个方位,好避开此地。

“这年头,都不容易啊。”老伯感慨道,“我们现在就在梁西城外,小伙子,你从这一直往北走,步行两个时辰就到梁西城了。”

“多谢老伯。”宋砚书抱拳谢道。

“好嘞,小伙子,老伯先走了!”说完,老伯赶着他的黄牛走远了。

不到片刻,宋砚书便听老伯“哎吆”一声,哽咽道:“我的稻啊!”

宋砚书跑至老伯前,把稻拿到眼前细瞧,只见老伯的水稻上有小昆虫,部分水稻出现了白穗,还有枯心苗:“老伯,这是稻螟啊!”

新书推荐

恶魔别过来 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 团宠小丧尸[直播] 重生之拐个仙男当老婆 八零之文物女王 我在明侦当侦探 精灵入侵原神,我,前世阿尔宙斯